淮南师范学院

报刊:《淮南师院报》

版面新闻

  • 以梦为马勇向前, 不负韶华争朝夕

    摘要:  她是一名来自新疆昌吉的哈萨克族姑娘,她带着新疆女孩独有的美,款款而来。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: 九鲁都孜·塞尔克——意为“璀璨之星”。她不仅能歌善舞,善良漂亮,还性格开朗、热情活泼、自立自强。身在异乡求学的她,用激情点缀了丰富的生活,用勤奋堆砌了通向成功的阶梯,用勤奋演绎了精彩的人生。  点开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网,光彩援疆奖学金获奖者名单便映入眼帘:“经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和工商经济处共同复核、公示,学校新疆籍学生17级汉语言文学一班九鲁都孜·塞尔克获得二等奖……”, 能从众多新疆籍学生中脱颖而出,九鲁都孜有着怎样的魅力呢?了解到她不仅获得了光彩援疆二等奖学金,而且也是“民族团结之星”、职业规划大赛金奖、“我为疫情做贡献” 征文比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的得主后, 记者们对她钦佩不已, 在见到她并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之后,更明白了她的魅力所在。披荆斩棘,自立自强  生活就像海洋,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。  九鲁都孜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女孩。“作为家里的长女,我的家中有务农的父母和正在上初中的弟弟, 家庭情况相对辛苦,而在从小教育条件并不怎么发达的环境中,我也是偶然知道国家有内高班的优惠政策, 通过努力学习,我考到了广东上内高班,这一离家读书便是四年。”从新疆远到广东,不仅语言文化差异巨大,生活环境也迥然不同。“刚到学校的那段时间一直水土不服, 吃不惯食物,又远离家人,深夜常常会看着故乡的方向偷偷掉眼泪。”九鲁都孜回忆起高中的求学经历满是感慨,“不过也正是那四年让我学到了很多,普通话说得很流畅,书写也完全没有问题。”到了上大学时,由于过去积累的种种经验,九鲁都孜在上课听讲和与人交流时毫无障碍,很多同学都竖起大拇指夸奖她普通话说得很“溜”。  当谈到为什么会选择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时,她毫不犹豫地说汉语言文学就是她的第一志愿。人总会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一份光亮,并且心甘情愿、心满意足。“当时有人劝我转到教育学院,说学汉语言文学对少数民族同学来说太难了,但是我当时就只想去学习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,而我的愿望也是成为一名老师,新疆说不好汉语的孩子还有很多,我想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他们这美丽的语言……”说到这里,九鲁都孜脸上不禁挂上了笑容, 仿佛一朵热爱阳光的向日葵。不论过去求学经历多少困难,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的热爱。这也正应了那句谚语:“过去属于死神,而未来属于你自己。”是选择将经历化为利刃刺向明天,还是选择困在荆棘丛中难以向前,她选择了前者。常怀感恩,爱存师院  “九鲁都孜, 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板栗,可香了,你快来尝尝。”节假日刚从家回来的室友热情地将特产递给她,九鲁都孜剥了一颗散发着隐隐香气的板栗放进了嘴里,真甜,甜到心里去了!她吃着吃着,忽然眼眶湿润了起来,她想起了遥远的故乡。“等我下次放假回来也给你们带特产!我们昌吉阜康的桃可甜了,还有烤馕,保管你们吃上一口都恨不得可以住在我们新疆了! ”大一伊始,和汉族室友们之间的亲密相处让她感受到温暖和幸福,美好的友情是青春最美丽的点缀。“我经常给她们介绍新疆的风景名胜,她们也会和我谈南方的山山水水、风土人情。还记得到了节假日,我一个人不回家,室友们怕我太孤单, 总会和我视频连线,这让我十分感动……”说到这里,九鲁吐孜露出了幸福和感动的笑容。  学校的多彩活动也点缀了她的课余生活,“学校的学生处常常从各方面关心新疆生,让人感觉到独在他乡的种种关怀与温暖。而且学校一有机会便会带我们去各地开展实践活动,还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大一参与了‘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’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,探访了革命圣地延安。我们实地瞻仰了宝塔山, 参观学习了枣园、杨家岭、王家坪、凤凰山等革命旧址,还观看了舞台剧,来到黄河边感受它的波澜壮阔并进行了大合唱……这一系列活动真正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,对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同时也与同学们有了更深入的交流,感受到学校的用心良苦。”  而对于专业课老师的关心,她也表示十分感激:“三年半以来,我的专业课老师对我这个班里唯一的新疆生格外地关心,尤其是教现代汉语的刘洁老师,总是亲自走到我旁边询问我是否能够听懂, 并愿意耐心解答我的疑虑,真的非常感动。”同学、老师和学校的关心,让九鲁都孜心怀感恩,也让她有了奋勇向前的动力。“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,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。”始终不渝,尽心尽力  古人云:” 锲而舍之, 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  成为“学霸”的道路注定是艰辛的, 在谈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时,九鲁都孜说:“坚持不懈的努力真的很重要,一直往前走,不要停下来,虽然偶尔会很累,但熬过那些时光后再回过头看, 一定是充实的,有价值的,那就够了。”  “心随境转是凡夫, 境随心转是圣贤。”环境的变化若是带走了一个人的初心,那么这样的变化又有什么意义?初心大概就是九鲁都孜坚持至今的原动力了。“我一直梦想可以做一名教师,高中时期的我原本性格内向,但是上了大学之后, 我一直在尽可能地去锻炼自己,多参加演讲比赛就是想努力放开自我,这样以后走上讲台也不会怯场。”她带着对学科的热爱,对将来职业的向往,努力去磨炼自己去成为自己梦想的人。  大一入学之际,当别人还沉浸在喜悦中,九鲁都孜已经开始规划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。她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。“始终不渝,尽心尽力”, 这是九鲁都孜对学习的态度。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当其他同学每天清晨还在睡梦中时, 她在图书馆认真背诵单词;当大多同学在宿舍无所事事忙着追剧时,她在自习室里沉浸在知识的海洋……规律的学习使她的效率最大化, 各种证书也纷至沓来。即便如此,她还是说:“比我优秀的人在学校里非常多,我只是觉得自己一个人,远在他乡,若是白白浪费青春,怎么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呢? ”而对于未来的规划,她告诉记者:“无论将来做什么职业, 即便不在新疆,也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  当采访逐渐进行到尾声,九鲁都孜和记者来到大舜广场,天色晴朗, 风和日丽, 她不禁发出感慨:“你看着周围的环境, 看着这宽广的大地,一草一木,世界多美好啊,为什么不好好努力呢? ”这不经意流露的话语却着实令人感慨,少年青春正当时,当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才是!

  • 读最好书, 做最真人

    摘要:  早前听闻周国平先生这样说:一是读所谓“有用”的书,获取专业知识,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,即社会上的地位;二是读所谓“无用”的书,有关哲学、人文方面的书籍,不能改变外在的命运,却能改变内心世界,从而拥有智慧、信仰、丰富的心灵,改变自身和外在命运的关系。先生认为后一种改变更可靠、更重要,我亦赞同。  阅读一本净化心灵的好书,犹如穿梭在时代与智慧交织的丛林里。沉浸其中,不难呼吸到“温、湿、氧、净”聚拢而成的甘甜空气,欣赏到曼珠沙华或风信子那般“说不尽温柔景象,旖旎风光”,领略到奇妙纯粹的甜美与淡雅、惆怅与忧伤,收获形形色色但又别具一格的感动……有幸捧起这样一本好书, 孜孜不倦地阅读,灵魂得到涵养,思想得以饱满,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? 读罢,好似震撼寰宇般的透镜,映照出万花筒一样的人生百态; 又像波光潋滟的湖面, 悄然倒映着心灵最深处的百感交集;更似一杯清茶,清丽典雅,字字生香……好书如香茗,芬芳醇厚、意味悠长, 使得人如痴如醉,不免浅唱低吟。  自从入夏以来,火伞高张,心劳意冗诚然概括了整个人的状态。机缘巧合下观看了一部名为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的美国电影,观影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,电影是电影,但电影何尝不是生活的缩影。猎奇心理作祟,买来作家史蒂芬·金的小说集《四季奇谭》一顿饕餮饱食,的确,读完这套书,发觉每一部小说都是一枚熠熠闪光的珍珠。读罢犹如一饮而尽一壶烈酒,澎湃、激荡、畅快淋漓。 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属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一部讲述“春天的希望”的小说。每个人都会遇到深沉刻骨的绝望, 绝望的惨痛侵蚀了身体的每一处毛孔, 绝大多数人仅仅只会“认命”、无奈地接受现实,他们认为希望是渺茫的、希望是无尽的深渊,殊不知,绝望和挫折就像冬日里的寒风,而希望跟信仰则是寒风后的阳光。小说主人公Andy从未放弃任何希望,被人陷害入狱的他从未妥协认输,他的内心十分清楚,监狱这座牢笼始终囚禁不了他这只满怀希望的鸟儿。足智多谋的Andy不仅坚持“救赎”自身的自由,还始终“救赎”他人。为了狱友,他坚持六年来每周写信给州政府,要求拨款建造图书馆,帮助狱友准备考试等等。可狱中的生活并不能如他所愿一直平静, 时常有人欺负、暴揍他一顿,即便如此,他从未放弃过希望, 一直奋力反抗……主人公毅然逆行于生活给予的条条框框,逆行于绝望里那条布满荆棘的道路,迎着逆风一点一点地向往着心中那抹温暖又炽热的希望。  “好书如同芳邻。”智慧、良知、悲悯、信仰、理想,时光流转中,唯有从书中发现的它们,始终绽放着耀眼的光彩。读书,触碰了我们情感的脉搏,记住:读最好的书,做最真的人。

  • 记忆不灭 ,英魂不死

    摘要:  离去尚是少年,归来已成忠魂。这段仅有几百公里的回家之路,烈士们足足走了将近70年。  当年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,七尺男儿的伟岸身躯,如今一个小小的木盒便能装下,连普通人也能轻轻抱起。不过,当木盒被移交给那群戴着八一军徽的军人们,并认真地覆盖上五星红旗之后,一切仿佛又变得沉甸甸起来……  在三十八军副军长江拥辉的回忆录里,曾经记载着一段志愿军排长和一名志愿军新兵的对话:“你爱祖国吗? ”“就是因为爱祖国,我才到朝鲜来的。”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下培育起来的, 也是在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的斗争中组成和壮大起来的军队, 是真正来自人民、有着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品质的军队。  这支英雄的军队,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、战场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,牢记党和人民重托、肩负民族的希望,前仆后继、舍生忘死,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。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, 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,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;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, 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碉堡;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, 为部队开路……他们每个人都那么年轻,却牺牲得(下转二、三版中缝)

淮南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673次访问,全刊已有1457786次访问